環(huán)評教程
【導則伴你讀】大氣導則一:術語與定義
這是大氣導則伴你讀系列的第1篇原創(chuàng)文章
兩年前就想著弄這個了,一來可以檢驗自己所學,二來也能幫助一些人。
拖了這么久,今天正式開始。保證持續(xù)更新
【環(huán)評導則伴你讀系列】
這是大氣導則伴你讀系列的第1篇原創(chuàng)文章
兩年前就想著弄這個了,一來可以檢驗自己所學,二來也能幫助一些人。
拖了這么久,今天正式開始。保證持續(xù)更新。如有不正確之處,歡迎留言指出。
01污染物
大氣污染物分兩類,基本污染物和其他污染物。
基本污染物是指GB3095中所規(guī)定的6種基本項目污染物,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顆粒物(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一氧化碳、臭氧等6種。
可簡記為:一二三,顆粒物。
一:一氧化碳
二: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三:臭氧(下標為3) 顆粒物:PM10和PM2.5
其他污染物主要指項目實施后可能導致潛在污染,項目排放的對周邊環(huán)境空氣保護目標產生影響的除常規(guī)污染物以外的特有污染物。
說到污染物這塊,我還是忍不住吐槽幾句。對污染物的稱呼能否統(tǒng)一?
2008版的導則,稱呼是常規(guī)污染物和特征污染物,2018版導則,分別改為了基本污染物和其他污染物。
雖然不知道為何改?作為下面的人,也能體察上意,認為必有深意。 但是既然改了,那為何2021年發(fā)布的《建設項目環(huán)境影響報告表編制技術指南(污染影響類)》(試行)還是稱呼常規(guī)污染物和特征污染物?
又回去了?這也是有深意的吧?我真的懷疑了制定指南的專家是否認真看了導則,所以才出現(xiàn)這種反復。如果沒有合理的解釋,我只能惡意揣測了。
一個環(huán)評報告表的編制都需要三級審核、數(shù)次修改。顯然從結果上看,這個指南的編制不說沒有審核,只能說審核制度如同虛設。
我們知道基本污染物和其他污染物的定義了。但是到底什么屬于其他污染物?
比如水蒸氣,是嗎?乙炔是嗎?既是也不是。
需要先確定污染物的定義。從理論上來說,沒有排放標準或者質量標準的物質都不是真正的污染物,不屬于我們要考慮的因子,或者說不是我們單獨要考慮的因子。
比如一些烴炔類,沒有單獨的標準,但是可以計入可揮發(fā)性有機物中進行表征和評價。
實際有排放標準的污染物可能有一兩百個??紤]到某些污染物出現(xiàn)頻率低、危害性低,所以不單獨列出。那些危害性較強的污染物基本都有排放標準,尤其是那些產生異味的污染物。
謹記:具有質量標準或排放標準的污染物才是真正的污染物,沒有標準的只能稱為是物質。
02污染源
污染源,簡單地說就是排放污染物的源頭。
污染源這個術語在2018年導則里去掉了(2008年版的有),也不知道為什么,可能以為大家都懂?
大氣污染源按預測模式的模擬形式分為點源、面源、線源、體源、火炬源、煙塔合一、城市道路源和機場源。
點源:通過某種裝置集中排放的固定點狀源,如煙囪、集氣筒等。排氣筒屬于點源,火炬源也屬于點源。

面源:在一定范圍內,以低矮密集的方式,自地面或近地面的高度排放污染物的源,如工業(yè)過程中的無組織排放、儲存堆和渣場。

線源:污染物呈線性排放或者自由移動源構成線性排放的源,比如說移動的機動車排放源等。

體源:由源本身或附近建筑物的空氣動力學作用使污染物呈一定體積向大氣排放的源,比如說焦爐爐體,屋頂天窗等。
煙塔合一源:一般大型火電廠或者化工廠,煙氣通過冷卻塔進行排放的一種源,其特點是利用冷卻塔巨大的熱空氣量,對脫硫后凈煙形成包裹和抬升,增加煙氣的抬升高度,從而促進污染物的擴散,這是煙塔合一源區(qū)別于一般點源(排氣筒)的地方。

煙塔合一源的調查內容及參數(shù)與一般點源不同,有其特殊的要求,而且也有單獨的預測模型。這個不再細說了,不常遇到。各位有這種項目的話,可以再深入學習。
機場源:主要就是機場內的飛機起降排放的污染物。
03地形
關于地形,18年導則已經不再區(qū)分簡單地形還是復雜地形了。只需要按照導則要求,將下載的地形數(shù)據(jù)的導入,軟件會自動將地形數(shù)據(jù)代入進行預測,不再判定地形類型,也沒有地形類型(復雜地形和簡單地形)這個說法了。
地形判定由模擬軟件內部進行。
如何導入地形數(shù)據(jù)后面介紹。
04非正常排放
非正常排放是指生產過程中指生產過程中開停車(工、爐) 、設備檢修、工藝運轉異常等非正工況下的污染物排放,以及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達不到應有效率等情況下的排放。
非正常排放包括三種非正常工況情況+一種環(huán)保設施異常情況下的排放。 所以這里第一個需要記住,非正常排放≠非正常工況排放,非正常工況排放⊂非正常排放。
這兩個概念不是的等同的;而且污染物防控措施達不到應有效率不屬于非正常工況。簡單來說,污染物設施運行就不是工況。
開停車(工、爐)這個屬于化工行業(yè)的術語,因為化工行業(yè)一般涉及到很多的管道、閥門、釜罐等,許多還是高溫高壓的。
考慮到安全性,溫度、壓力等升降、物料的裝卸等比較緩慢,開工、停工屬于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幾個小時甚至幾天。
顯然,開停車這個工況是不正常的。但是一般的企業(yè)基本沒有開停車這個過程。比如設備制造、印刷、噴涂等,都可以急開急停,直接進入正常生產或停止生產狀態(tài)的,沒有開停工過程。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達不到應有效率,這個指的是環(huán)保設備運行異常。
05空氣質量模型
指采用數(shù)值方法模擬大氣中污染物的理擴散和化學反應的數(shù)學模型,包括高擴散模型和光化學網格模型。
高斯擴散模型:也叫高斯煙團或煙流模型,簡稱高斯模型。采用非網格、簡化的輸送擴散算法,沒有復雜化學機理,一般用于模擬一次污染物的輸送與擴散,或通過簡單的化學反應機理模擬二次污染物。
區(qū)域光化學網格模型:簡稱網格模型。采用包含復雜大氣物理(平流、擴散、邊界層、云、降水、干沉降等)和大氣化學(氣、液、氣溶膠、非均相)算法以及網格化的輸送化學轉化模型,一般用于模擬城市和區(qū)域尺度的大氣污染物輸送與化學轉化。
這些模型屬于模擬軟件或程序的支撐理論(模擬預測的原理),實際工作中我們只需要知道模型適用的對象,然后輸入相應的參數(shù)即可。簡單了解。
06推薦模型
推薦模型:指生態(tài)環(huán)境主管部門按照一定的工作程序遴選,并以推薦名錄形式公開發(fā)布的環(huán)境模型。 列入推薦名錄的環(huán)境模型簡稱推薦模型。當推薦模型適用性不能滿足需要時,可采用替代模型。替代模型一般需經模型領域專家評審推薦,并經生態(tài)環(huán)境主管部門同意后方可使用。
導則推薦的模型有估算模型AERSCREEN、進一步預測模型AERMOD、ADMS、AUSTAL2000、CALPUFF、EDMS/AEDT、CMAQD等。(見附錄A)
其中估算模型AERSCREEN適用于評價等級及評價范圍的判定,其他可用于進一步預測,各模型適用的情景見附表A.1。此處不進行展開。
07短期濃度和長期濃度
短期濃度:評價時段≤24h的平均質量濃度,包括1h平均質量濃度、8h平均質量濃度、24h(日)平均質量濃度三個。
長期濃度:評價時段≥1個月的平均質量濃度,包括月平均質量濃度、季平均質量濃度和年平均質量濃度。
哪些污染物具有質量濃度?
參考依據(jù)為《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和本導則附錄B;其他還有《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詳解》等。
以下有幾個特殊的記憶點。 8h平均只有臭氧,季平均只有鉛。沒有月平均質量濃度的污染物,基本上就是1h平均、24h平均和年平均。
顆粒物(PM2.5、PM10和TSP)沒有1h平均,只有24h平均和年平均。
這個不考試,也不用記太多,大概了解就行;工作中可以隨時查看,所以也不用背。
結語 好了,到這里,大氣導則伴你讀第一部分:術語和定義,就結束了,有什么不對的地方,可留言指出,望不吝賜教。 如果對大家有用,歡迎關注下一期。
相關文章
- 四大天坑專業(yè)-環(huán)境專業(yè)太陽篇(3)-注冊環(huán)評工程師
- 四大天坑專業(yè)-環(huán)境專業(yè)太陽篇(2)-如何拿到環(huán)保中級職稱
- 四大天坑專業(yè)-淺談環(huán)境專業(yè)的擇業(yè)之路(暫更新完畢+典型例子)
- 四大天坑專業(yè)-環(huán)境專業(yè)月亮篇(8)-環(huán)境咨詢(B篇 應急預案)
- 四大天坑專業(yè)-環(huán)境專業(yè)月亮篇(1)-環(huán)境咨詢(A篇)
- 規(guī)劃環(huán)評與項目環(huán)評的區(qū)別
- 【導則伴你讀】大氣導則二:評價等級和評價范圍
- 以案說法:環(huán)保自主驗收,別以為隨便做個報告就穩(wěn)了,忽略這幾點,不但驗收被撤銷,罰款也少不了
- 一文搞懂什么是環(huán)評,為啥做環(huán)評?什么時間做環(huán)評?怎么做環(huán)評??
- 環(huán)評報告表編制入門 第五課:環(huán)保措施檢查清單、環(huán)評結論、附圖附表